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0

世界排名

0

本国排名

  • 院校类型:公立
  • 院校性质:学院
  • 优势专业:
  • 年均学费:
  • 录取要求: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院校介绍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院校介绍

  简介

  巴黎高师是法国一所培养教学和科研人员的高等专科学校。校址在巴黎,原名巴黎师范学校。1795年创办,后由于政府更迭而几经改组、封闭。1808年,根据拿破仑一世的帝国敕令予以重建, 成为培养国立中学教师的学校, 1810 年开始招生。1845年改现名。分文、理两科。文科设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哲学、历史、地理、现代外语、社会科学等专业。理科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专业。每年经全国性入学考试从大学校预科班录取文、理科学生各约50名,入学考试难度居全国各大学校之首。修业4年,免收学费。前2年学生在一所综合性大学注册学习,以获取大学三年级学习文凭和学士学位。后两年须在本校教师指导下准备中学证书教师全国会考和中学高级教师学衔全国会考。通过会考者可获教师资格。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精神,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在法兰西学院和法国科学院的院士中,该校毕业生分别占1/4和2/5。学生毕业后须在国家公立机构服务十年,否则需偿还在校期间所享受的助学金及其他费用。该校建校至今,不仅为法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同时也造就出不少的科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法国可算是家喻户晓,尤其是对于那些求知若渴的人们,这里既是知识的海洋,又是科技发展的温床。尽管饱经岁月的磨炼,这所古老的学院在今天仍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血管中仍流动着探索与创新的新鲜血液,无论在哪一阶段,高师都与时代保持着高度的默契,人才辈出,如开生物学新纪元的亚雷斯(Jauies)和巴斯德(Pastein),存在主义先锋萨特,自由主义战士雷蒙・阿尤(Raymand Aion),共和国总统蓬皮杜,总理兼任国民议会主席的洛朗・法布留斯,西方10大著名哲学家之一、生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以及1968年出现的拯救法国社会于传统陋习中的一代“新人”等;高师是独一无二的,她孕着革新的激情与反僵化的冲动,推动着历届政府的改革与完善。

  巴黎高师作为集科研与文教于一体的公立机构,其宗旨是“优秀的思维方式”与“优秀的教育机制”结合且相得益彰,为科学工作培养人才,为教育系统和国家行政单位、企业、事业机构输送人才。在所有高等学校中,它是唯一一所文、理并行不悖的综合性学校。这种平衡也是它的优势所在,从高层行政领导结构看,校长居庸(Guyan)先生和副校长巴斯蒂德・布吕吉埃尔女士就分别来自文科和理科;而学校的课程体系和学生改变行政划分学科界限的努力都体现了这种特色的优点;文理科综合有助于思维空间的扩展,有利于奠定更坚实全面的文化修养,并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办学宗旨

  巴黎高师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创办的,它体现了当时的共和精神。国民公会的政令指出:“要在巴黎建立一所师范学校,将召集共和国各方面中已经接受过先进科学教育的公民,在各学科最优秀的老师的教导下,进一步学习教学的艺术。”即培养能够传授共和思想、积极培养合格公民的教师。1987年政令对学校宗旨作了调整:“高等师范学校通过高水平文化科技的培养,造就一批从事理论研究及应用科学研究的高级研究人才,培养大学师资、工程师学校预科班教师及中学教师。更广地说,要为国家行政管理和地方机关、为公共事业单位及企业服务。”宗旨的变化,一方面使得学校从以文科为主转向文理并重,同时注重发展多学科专业和学科渗透;另一方面是使单纯教学型学校变为教学科研并重型,同时注意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

  学科设置

  巴黎高师共有6个文科系和6个理科系,分别为:哲学系、历史学系、古代学系、语言文学系、社会科学系、地理学系;纯数学与应用数学系、计算机科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地球大气海洋学系。在每个系科里,都有不同的实验室和教学服务单位。高师的传统学科是历史、地理、哲学、古典及现代文学和社会科学,学校为学生准备参加教师资格考试(Agrégation),同时也为校外报考教师资格的考生提供培训。学校的最初目标是培养师资,但现在已经扩大了学校的功能,使学生的出路更加多样化:既培养师资,又培养研究性人才,既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又为产业服务。

  教学特色

  高师的教学特色有三个方面。其一是鼓励文理渗透,让理科学生得到人文学科的熏陶,辅以坚实的外语根底,文科学生也接受相应的理科培养,扩大知识面,开拓思维空间及分析模式;其二是特别重视外语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特殊学科中掌握相应的语言工具。除英语外,高师开设了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汉语、俄语、捷克语、希伯莱语甚至波斯语。文科图书馆是各人文社会学科的大实验室,它自然也对理科学生开放;其三是推崇知识自由,高师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与大纲,根据学生的的特点及新学科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高师学生每年有上百个专题研讨会、专题讲座和学术讨论会,文理学生交叉举行:文理主题相互补充。这种培养自由形成了高师学生特有的“典型的非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