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马凯特中学北京分校迎端午活动
来源:国际学校招生网
时间:2022-01-27 15:17:37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就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就是要动手去体验,体验生活,体验知识,体验社会。
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感受、体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美国马凯特中学北京分校开展了“包粽子,迎端午,传承中华文明”的活动。
提到端午节,我们就需要面对传统文化教育,面对当下应试教育的大背景,孩子不论是在公立学校上学还是在私立学校就读,家长通常会担心孩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就目前国内开展的传统文化课,家长们会担心这些课程会是一种摆设,作为一所中西融合的学校,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变成孩子们熟知的知识,变成孩子们的精神文化以,变成孩子们日常行为举止以及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真正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孩子们身上复活起来,我们“动足了脑筋”。
传统文化进课堂,来源于国家和个人的需求。
目前公立学校的体系课程中,历史、文学等传统文化知识分量还是偏轻的,从小读唐诗宋词,尽管在课文里都有体现,但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还略显不足。
我校所采取的措施是:首先,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校经典阅读校本课程相结合,为了提升学生素养,学校营造书香育人的环境。通过师生共读、主题化研究阅读等阅读模式,老师们引领孩子读原著,触摸传统文化。同时开拓了学科拓展阅读及相关实践活动。
传统文化进课堂,来源于国家和个人的需求。
目前公立学校的体系课程中,历史、文学等传统文化知识分量还是偏轻的,从小读唐诗宋词,尽管在课文里都有体现,但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还略显不足。
我校所采取的措施是:首先,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校经典阅读校本课程相结合,为了提升学生素养,学校营造书香育人的环境。通过师生共读、主题化研究阅读等阅读模式,老师们引领孩子读原著,触摸传统文化。同时开拓了学科拓展阅读及相关实践活动。
老师通过粽子与屈原的关联,帮助学生建立起端午文化的立体画卷,集中展示了“粽子”这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所表现出的礼仪、气氛、情趣、心境,丰富了学生对粽子文化以及端午节来历的认知。
其次,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博物馆课程相结合。在博物馆课程中,学生开展基于实物的学习、基于具体经验的学习、基于自由选择和主题的学习,从而将多学科知识融合、传承与发展融合、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素养融合。
第三,引领学生了解水墨山水画、国画、素描、油画的发展起源,知道不同风格美术作品的表现手法的,理解"意在笔先"的意义。通过欣赏画作品感受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通过学生练习,理解中国画与油画等的诗情画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第四,我校将武术名拳纳入校本课程,学生上体育课就是学武术,学校小班制教学,每星期配有一节,主要教学内容有三十六记、边城等民间手拳6套、乌风棍、镏金趟等器械武术12套。
第五,将传统文化教材与西方先进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突出趣味性,游戏性,引领学生了解中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起源以及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了解人类早期的科学计数方法和中国古代科学的应用等, 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对中国科学知识有新的认识,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体会数学的价值,认识到中国古代科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杜绝拿来主义,教学有特色。例如: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复古,因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课堂上通过赏读经典诗词,引领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先贤的“仁义礼智信”和西方的“价值观”,有着共性。《梁山伯与祝英台》感动着世界各地的人们,《罗米欧与朱丽叶》中国人同样感动,这是人类所共有的。教师会站在中华文化大发展的高度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原封不动的拿来,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教师们教授的知识内容与世界各民族文化共和,走向未来。
第七,多样性国际化的活动课,让孩子学习围棋、国际象棋,因为棋盘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在棋盘中,孩子可以得到辩证思想的锻炼、从棋局中悟到中国军事的智慧 ,在体味诗意围棋的情境中领略到人生如一盘棋,要运筹帷幄,懂得取舍。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